2022年被圈內人稱為宏觀大年,俄烏沖突超預期持續、歐美惡性通脹、美聯儲強力加息、疫情形勢快速變化,無論是從需求端還是供給端,都對市場形成了很大的沖擊。
A股市場也經歷了兩輪過山車,一季度暴跌、二季度反彈、三季度下行、四季度又企穩回升,無論是基金經理還是投資者都是疲憊的,被暴跌的恐慌和反彈的焦灼來回拉扯。
2023年,通脹和加息預期都發生了改變,隨著疫情的放開,中國經濟將迎來復蘇。
轉折之年或將到來。
今年的市場將如何演繹?宏觀大勢是否仍然會對市場有強烈的沖擊?哪些行業或者板塊將是關注的重點?新技術的變化是否會對行業產生不可預料的顛覆式的影響?
1、如何看待2023年大類資產表現?
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今年的宏觀環境對權益類資產相對有利。
一方面,股債性價比反映市場的風險偏好,在風險偏好相對較為極致的情況下,后續階段資產的相對價值容易出現較為顯著的扭轉,可以作為資產配置比例的參考指標,目前階段權益類資產的相對性價比仍然維持高位。
另一方面,基本面層面上邊際改善的概率相對較大,海外金融環境也逐步企穩。而權益類資產中,高技術制造業無論從政策支持力度,還是自身景氣度而言,都具備較好的趨勢性機會,也是朱雀基金在投研實踐中重點關注的領域,屬于需要重點關注的資產。
債券收益率下行空間有限,但在復蘇階段流動性環境仍然較為穩定,總體來看上行風險也相對可控。
2、2023年的股市可能如何演繹?
經過近一年震蕩調整的A股市場,處在風險偏好修復階段,我們判斷可能已經走過了最低點。中國制造業在全球競爭中的勝出,支撐著人民幣的相對強勢,穩定的匯率有助于自主獨立的貨幣政策。2023年中國經濟溫和復蘇是大概率事件,從而驅動企業盈利的穩步增長,2018年底起步的慢牛有望續寫。
從外部環境看,2023年面臨的外部環境很復雜,歐美等主要經濟體為應對高通脹而緊縮貨幣,經濟增速將顯著下滑,外需不容樂觀。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政策方面也不會為了短期經濟數字,再去通過地產和基建強刺激去拉動經濟。政策重心更加強調注重改革、提振信心、激發活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明確提出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我們之前一直強調,在新發展模式下,中國經濟總體周期波動將會減弱,經濟增速緩慢下臺階是大勢所趨。在這種情況下,把握結構是投資的重點,而結構性機會則表現為指數的慢牛。
3、今年市場的流動性是否充足?
流動性總體依然寬松,這是市場走牛的資金面支持。
2022年,為了應對通脹惡化,歐美主要經濟體被迫采取加息縮表等緊縮措施。今年隨著通脹壓力緩解,美聯儲最快加息階段已經過去,十年期美債收益率已呈高位震蕩態勢,美元指數也已相對走弱。
隨著中國疫情管控措施的調整以及經濟企穩預期回升,我們看到人民幣已經走強,這些都為國內貨幣政策的靈活調整提供了空間。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3年貨幣政策的提法是,“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我們判斷貨幣政策對權益投資相對友好。
值得關注的是,2022年受疫情沖擊,企業和居民信心影響較大,投資和消費行為都趨于謹慎,商業銀行儲蓄存款規模創出了新高。2023年權益市場如果企穩回升并有一定賺錢效應出現,儲蓄搬家進入資本市場也可能成為現實。
4、哪些行業是2023年關注的重點?
我們認為數字經濟、綠色經濟和安全發展是二十大報告確立的與創新高度相關的高質量發展產業方向,朱雀基金的六個產業鏈研究小組正是緊緊圍繞這些產業方向來開展研究工作的。我們一直強調的雙碳領域是綠色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立足2023年,我們將在以上方面持續深耕把握結構性投資機會。
5、今年新能源行業會如何演繹?2022年的回調是否會繼續?
回調只是暫時的,我們中長期仍然看好新能源行業的空間。
2020年風光在總發電結構中滲透率僅10%左右,未來這一比例起碼提升至60%甚至更高。再考慮到伴隨著全球每年經濟的自然增長,用電量也是處在一個穩定增長的過程,未來10-20年之間,光伏、風電的新增的裝機量大概率還有10倍的空間。如果考慮降價,市場規模預計還有5-7倍的空間。
6、新能源汽車今年是否還能維持過去幾年的高增長?
2022年10月份國內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已經超過了30%,2020年初才5%左右,今年增速可能會下行。
增速下行將會出現兩個結果:一方面上游供需短缺的環節會變得逐步寬松,供給的增量超過需求的增量,資源價格調整帶來成本的下降;另一方面,產業鏈競爭會加劇,無論是新能源車的中游還是下游整車,這一趨勢都更加明顯。
整車廠商綜合能力面臨更大考驗,不僅需要通過新車型的開發,提升總體產品力,同時還要應對電動化、智能化技術迭代,研發任務、組織結構調整任務巨大。這將是個大浪淘沙、優勝劣汰的過程。
但是,整體而言,目前國內汽車總保有量約為3.10億臺,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只有1001萬臺,占汽車總量的3.23%。從全世界范圍來看,全球汽車保有量約為20億臺,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為2000萬,占比不足1%。這意味著新能源汽車賽道才剛剛起步,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7、2023年消費復蘇的過程中可能有哪些機會?
12月底以來,品牌消費、交運物流以及農林牧漁等板塊均有所反彈,已經反映了市場對2023年大消費行業整體復蘇的信心。
目前,我們能夠觀察到大消費行業很多優秀企業股票收益率連續兩年跑輸公司歷史均衡ROE水平,預計中長期收益率有望向ROE回歸,我們保持樂觀。歲末年初市場估值切換過程中,我們會對2023年估值端具備吸引力的公司加大關注。
8、雙碳領域哪些技術可能會產生顛覆式的影響?
光伏領域未來最關注疊層電池的產業化進展。核心是轉化效率有做到28%以上的潛力,目前國內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如果未來能實現產業化,可能會對現有的晶硅產業鏈產生顛覆性的影響,也有可能通過晶硅和鈣鈦礦的疊層,來進一步打開晶硅電池的轉換效率上限。
異質結技術也非常值得關注。近日某頭部企業宣布基于異質結電池技術,實現了26.81%的轉換效率,打破了塵封五年之久的世界紀錄。
除了光伏設備,儲能也是雙碳領域的核心。到2025年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接近20%,對于4小時以上的長時間儲能需求就會開始出現。當占比超過50%,那可能就需要天級、周級的長時儲能技術,目前電化學路線難以勝任,這就需要開發長時儲能技術。
其中我們認為最有潛力的包括氫儲能、液流電池儲能以及壓縮空氣儲能,目前這三種路線都已經有示范項目在建設運營。未來氫氣作為能源遠比工業用氫的要求更高,大規模氫氣制儲運是目前發展的核心。
新能源的應用層面,最精尖的自動駕駛技術可能會帶來巨大的改變。一方面帶動芯片、AI技術的提升,另一方面,自動駕駛技術將能夠進一步外溢到機器人,最終延伸到萬物互聯。要實現自動駕駛,核心就是通過算法、算力、數據三個因素的融合迭代。
本文件非基金宣傳推介材料,僅作為本公司旗下基金的客戶服務事項之一。
本文件所提供之任何信息僅供閱讀者參考,既不構成未來本公司管理之基金進行投資決策之必然依據,亦不構成對閱讀者或投資者的任何實質性投資建議或承諾。本公司并不保證本文件所載文字及數據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也不對因此導致的任何第三方投資后果承擔法律責任?;鹩酗L險,投資需謹慎。
本文所載的意見僅為本文出具日的觀點和判斷,在不同時期,朱雀基金可能會發出與本文所載不一致的意見。本文未經朱雀基金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發、翻版、復制、刊登、發表或引用。